一家三代四次援桑,见证南京医疗援非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婕妤 实习生郭圣盈
桑给巴尔岛位于东非坦桑尼亚东部的印度洋沿海,拥有绿松石般的海水和洁白的沙滩,被视为世界上最美的岛屿之一。然而与美丽相伴的,是医疗资源的匮乏。60年前,中国向坦桑尼亚桑给巴尔派出了第一批援外医疗队,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医生林小俊一家与这座小岛的缘分也由此开始。
60年来,林小俊一家三代先后有3位医生、4次前往坦桑尼亚桑给巴尔支援。3位南京医生60年来的援桑经历,见证了南京医疗援非之路。
首批援桑即书写接活断手“奇迹”
我国对桑给巴尔医疗的援助工作始于1964年8月,派出的首批7位援外医疗队员中,南京医生担任主力。林小俊妻子的叔公——南京鼓楼医院泌尿外科医生周志耀,就是其中之一。此外,还有江苏省人民医院骨科医生戴传孝。
在船上漂洋过海一个多月,周志耀和队员们才正式踏上小岛。与援外医生一起抵达的,还有从中国带去的大量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起死回生”的医疗技术。
1966年,当地椰子厂工人哈米西左前臂被粉碎机轧伤,断手的神经、血管、肌腱严重损伤。对于如此严重的粉碎性轧伤,由于伤口大、容易感染,通常的办法是施行截肢手术。但援外医生没有放弃,周志耀和戴传孝配合,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用8小时成功实施当地首例断肢再植手术。这场手术也成为当地人心中的“奇迹”。
在非洲,与家人的联系只能通过最原始的书信,漂洋过海一来一回已是两个月后,但周志耀却不后悔。1977年1月,作为第5期援桑医疗队队员,周志耀再度踏上征程。援外期间,周志耀还组织编写了近30万字的专著《非洲外科学》,作为培训当地外科医师的教材和我国援外医疗队员的学习资料,深受好评。
用智慧与经验化解医疗难题
1964年后,援外医生的故事鼓舞着南京一代代医疗队员走向非洲。在林小俊家族中,他的岳母——南京市儿童医院儿科医生周晓玉接下了第二棒,作为中国(江苏)第17期援桑医疗队队员,于1997年踏上援外之路。
当地设备简陋的情况依旧存在,最基本的氧气、生化检查等条件都不具备,医疗器械也不足以支持基本的医疗工作,但周晓玉用智慧、汗水以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克服重重困难,让一个又一个孩子转危为安。
没有胸穿针,周晓玉就用输液皮条替代来做穿刺放液,救回患结核性胸膜炎的孩子;没有生化检查和透析设备,她就制定严密方案,让无尿14天的孩子痊愈出院……“我看过一张急性肾功能衰竭、全身水肿的孩子治疗前后的对比照片,让我印象深刻。”林小俊告诉记者,在没有透析设备的情况下,岳母周晓玉根据丰富的经验给孩子口服甘露醇,再用利尿剂,最终让小便24小时一毫升都不到的患儿逐渐恢复。“如果没有中国医生的话,这个孩子是救不过来的。”
“造血式”援助让技术落地开花
两代人的援桑经历,让林小俊决定,有机会一定要去那座海岛看看,“看看那么多去过的援外队员都心心念念的地方。”于是,2019年林小俊作为中国(江苏)第29期援桑医疗队队员,奔赴非洲。
在桑给巴尔的那段时间内,除了门诊,林小俊平均每天要开展各类眼科手术10余台。“桑给巴尔靠近赤道,紫外线强烈,是白内障的高发地区。”在林小俊和队员们的努力下,他不仅成功完成了当地已暂停近10年的视网膜脱离修复术,更将一生所学传授给当地医生,让技术在当地“落地开花”。
在一代又一代援外医生的努力帮助下,坦桑尼亚桑给巴尔的医疗水平虽然仍旧落后,但已有了明显迭代更新。从曾经“输血式”援助到如今“造血式”培养当地医生,林小俊一家三代的援外经历,见证了南京医疗援非路,也谱写了跨越半个多世纪的中桑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