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铁军”发挥重要作用
沃野麦飘香,新粮喜归仓。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夏粮丰收了,全年经济就托底了。今年夏粮生产基础较好,从五月底关中地区小麦开镰,到六月下旬全省小麦收获完毕,陕西省各小麦主产区抢晴天、战阴雨,昼夜奋战、龙口夺粮,圆满完成小麦收获和秋粮播种任务,全省夏粮丰收已成定局。智慧农机显身手西安市长安区长丰农机专业合作社托管的3万余亩麦田迎来了大丰收。“今年小麦产量是近4年来最好的,平均亩产达到1100斤。”合作社负责人薛强说。“‘三夏’抢收期间,我们加紧调配人员,完善‘三夏’应急处置预案,根据每块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收割时间,随时调整收割机数量。”薛强告诉记者,“为确保收割机调配及时,我们还在西安数智农机智能调度平台提前协调了50台能够跨区作业的收割机,保障所有地块及时收获。”据了解,今年“三夏”农忙时节,西安数智农机智能调度平台在全市范围内为1500台(套)小麦收割机和1000台(套)玉米收割机安装北斗定位设备,实现农机位置实时监控、农机作业面积统计、态势展示、灾情预警、科学调度、应急保障等功能,为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提供辅助决策服务。该平台通过微信小程序让“找农机、找农活”更加便捷高效,让广大农机手快速掌握收割作业信息,及时“接单”,并提供全市150余个农机加油站、维修站的分布信息,助力农机跨区作业有序进行。农机“铁军”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三夏”期间,陕西省共投入农机具120万台(套),其中主要农机具36.72万台(套)、拖拉机14.14万台、联合收割机3.35万台、播种机械5.64万台,全力保障小麦颗粒归仓。多部门联动助丰收“我们天天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三夏’专题天气预报,赶在下雨前抢收了600余亩小麦,并同步播种了玉米,一点都没耽误。”华阴市农盛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袁海锋说,“在气象部门的助力下,我们抢抓晴好天气收获小麦,今年提供托管服务的5000余亩小麦实现了及时归仓。”“三夏”期间,陕西省气象、交通运输、金融等相关部门全力做好保障服务工作,合力护航“三夏”生产。“我们密切监测全省‘三夏’期间农业气象灾害风险,根据天气条件及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影响,递进式发布全省‘三夏’气象服务专报。”省农业遥感与经济作物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张维敏说,“我们综合运用夏收调度、墒情、卫星遥感等数据,以乡镇为单位,分区域精准研判小麦的收获时机,并制作精细到乡镇的全省冬小麦成熟期预报图,帮助农户及时合理安排小麦收割时间。”省交通运输厅制定多项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并进一步简化手续,实行分类保障,为农机运输车辆提供便捷服务;多渠道向广大农机手宣传跨区作业有关政策,全力做好跨区作业农机运输车辆预约通行及持证且超限车辆引导服务工作;加强路网运行监测,妥善应对处置突发事件。“‘三夏’期间,不论是加油还是维修农机都很方便。有时流动加油车会送油到田间地头,一些农机维修、农机零配件供应商店等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也会延长营业时间,有的地方还送农机零配件到田间地头,让故障农机能得到及时维修,提高作业效率。”渭南市临渭区农机手高鹏说。减损就是保丰收“联合收割机作业理论上可采取顺时针向心回转、逆时针向心回转、梭形收割3种行走方法。在具体作业时,农机手应根据地块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转弯时应停止收割,将割台升起,采用倒车法转弯或兜圈法直角转弯,不要边割边转弯,以防因分禾器、行走轮或履带压倒未割小麦,造成漏割损失。”6月12日,渭南临渭区绿盛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明星”农机手田欢向其他社员分享农机减损的操作经验。田欢当农机手已有8年,是合作社一众农机手里收获作物时浪费最少的“好把式”之一。他告诉记者,近两年合作社普及机收减损知识后,小麦机收损失相较往年明显下降。减损就是增收。今年“三夏”大忙前,陕西省农机部门加强对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农机大户的粮食机收减损操作技术培训,普及宣传机收减损知识,加强技术指导和督查,督促提高作业质量,减少机收损失。各地紧盯收割、运输、晾晒环节,加强机收减损监督监测。全省小麦主产区共设立机收损失监测点300多个,对小麦种植面积50万亩以上的县区实现了监测全覆盖。各地还积极组织开展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培训、大提升、大比武活动,激发广大农机手节粮减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今年夏收前期,宝鸡市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在全市启动了粮食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104名收割机手报名参加。小麦收获结束后,市县农机部门将对优胜机组作出表彰奖励。“今年,我们机收减损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在当前基础上取得新突破,力争将小麦机收损失率控制在1%以内,玉米、水稻机收损失率分别降低到2.2%、2%以内。”省农机鉴定推广总站副站长苏光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