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评:传承千年文化,让大运河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千年大运河,连通南北、贯穿古今,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2024年6月22日,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的日子。十年前的今天,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十年来,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不断取得新进展,千年大运河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必须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始凿于春秋末期吴王夫差开挖的邗沟,后经隋、元两次大规模扩展,利用天然河道加以疏浚修凿连接而成,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十年来,从发布《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到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再到借助南水北调工程供水实现近百年来首次全线通水,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当前,各地也坚持活态传承,多措并举挖掘大运河文化的时代价值。比如,“运河十景”打造宝带桥、京杭大集、石湖五堤等标志景点,推出一批古城内河水上游精品线路。一些地方还通过“5G+VR”的科技展陈,吸引着更多人们走近、了解大运河。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文明正在绽放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彩。

中国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国,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史,留下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实施,到五大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再到《中国国宝大会》《唐宫夜宴》等电视节目的涌现……一直以来,准确把握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规律,始终坚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动着历史文化遗产在赓续传承中不断弘扬光大,也助力着中华文明日益彰显出旺盛而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影响力。

切实担起使命,奏响当代运河之歌。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行进在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做好保护、传承、利用三篇文章,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推而广之,让大运河文化“火”起来,有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14亿多中华儿女在强大文化自信中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热门相关:重生之男神追妻忙   全能千金燃翻天   全民女神:重生腹黑千金   一级BOSS:你结婚,我劫婚   结婚前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