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指数居山区26县首位 没有高校的武义 借脑创新

连一所高职院校都没有的武义县,上个月创造了一个新的历史。由武义企业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的“食药用菌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实现了武义县及金华市该奖项零的突破。

去年,寿仙谷创造了食药用菌行业新历史。由其主持完成的“灵芝全产业链高品质加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2022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实现我省食用菌行业零的突破。

寿仙谷连攀科技高峰的背后,是武义县多年来通过向全国高校院所“借脑借智”实现科技创新能力不断跃升的缩影。据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省科技厅发布的《2022年度浙江省及设区市科技进步统计监测评价报告》显示,武义县科技创新指数达171.1,连续3年位居金华市和山区26县首位。此外,该县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达3.15%,连续5年位居金华市和山区26县首位。

山区县如何在奔“富”路上实现逆袭?武义县早在前些年就通过深入调研,排摸出自己的短板与优势,确定实施“工业强县”“科创兴县”的发展战略。“‘工业强县’的关键也在‘科创兴县’上。我们必须着力补齐科技创新短板,不断优化创新生态,才能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武义县委主要负责人说。

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但现实情况是,武义全县只有一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连高职、大专都没有,高层次人才匮乏。由于缺乏相应的工作生活环境,企业科研人员也不多。“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企业人才留不住的主要原因是学术氛围的缺失。用一位人才的话来说,就是连个可以聊聊学术、交流思路的人都没有。”武义县科技局局长陈海林说。

为改变这一现状,武义县动起了“借脑”科创的脑筋,利用科技部、教育部大力支持国家大院名校建立技术转移机构的契机,成立国家大院名校武义联合技术转移中心,并且专门出台《国家大院名校武义联合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管理办法》,从合作项目、工作保障等多个方面,明确奖励绩效,想方设法引才留才。同时,每年保持科技财政投入15%以上的增长,以真金白银激活企业主体、科研人才的科创动力。

记者了解到,多年来,已有浙江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等20家高校院所设立武义技术转移工作站,数量居金华市各县(市、区)首位。依托这些技术转移工作站,先后有900多名专家教授走进武义企业开展合作,累计联合实施科技合作项目260多项,今年就有60多位专家到企业,收集技术、人才需求40多条。

正是良好的科创环境,打下了企业研发主动战的基础。近三年,武义县省级企业研究院数量增长3倍,规上企业研发覆盖率提升23.2个百分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169家增至232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从398家增至573家,每千家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数居金华市第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居金华市第一,寿仙谷公司先后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李玉合作建立智慧健康创新实验室、生物育种创新中心,此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项目,就是与李玉院士团队合作的成果。

科技创新为武义县发展注入澎湃动能。今年上半年,该县地区生产总值167.15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位居金华市第一;新引进大学生人数同比增长54%,在职青年博士数、国家级人才数实现翻番。此外,武义县也将告别没有高职院校的历史,首所高职院校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武义学院正在建设中,预计明年9月开学。

热门相关:田园晚色:肥妇三嫁良夫   校花之高手无敌   重生豪门宠婚:枭宠不乖娇妻   恐怖复苏   我的女友不可能是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