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强:“90”后创业先锋与长丰马郢的“双向奔赴”
大皖新闻讯 从城市创业、到扎根乡村,今年是王义强来到长丰县马郢村的第七年。七年来,身为马郢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王义强与团队一起,将马郢这个曾经的省级重点贫困村,打造为乡村旅游的热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与马郢共同成长、互相成就。”王义强呼吁,对于有创业想法的年轻人来说,不一定要将目光锁定在城市,不妨到乡村看一看。
“来到这里创业,就要做出点成绩”
在王义强看来,自己与马郢的结缘实属偶然。
王义强是一位“90”后创业青年,大学毕业后做起了农产品电商。随着业务的发展,王义强开始寻找更大的农产品基地,“说来也巧,我们已有的农产品基地就在马郢的邻村。”
那时候,长丰县已经开始实施以助农、助学、助村为目的的“马郢计划”,得知王义强有扩大规模的需求之后,马郢村的村干部立即发出了邀请,双方“一拍即合”:2017年,王义强与村里签订协议,流转了150亩土地,成为马营村的第一批“创客”。
王义强
如今的马郢村已是合肥人熟知的“网红村”“旅游村”,但王义强刚来到这里时,满眼都是荒芜的土地和低矮的房屋。“我是长丰人,既然选择来到马郢村创业,就要做出点成绩。”依托150亩土地,王义强做起了果蔬种植、林下养殖,以及农旅业务等,并开办了马郢第一家现代农业综合性农场——读蔬·情圆农场,现已成为合肥市亲子游、研学游的重要目的地。
为进一步发挥品牌和集聚效应,2018年9月,由长丰县杨庙镇、马郢村和王义强团队共同投资的马郢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作为合作社的理事长,王义强不仅要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更肩负着带领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的重任。
“从合作社成立之初,我们就确定了做‘成长教育高地’和‘乡村旅游体验目的地’的目标。”王义强说,近年来,合作社先后打造了农耕体验、非遗空间、主题餐饮等文创旅游产品,逐渐形成了涵盖文创体验、乡村美学、手工制作、劳动实践、科普研学等多业态共融共生的产业生态圈,村集体经济收入也从2015年的1.2万元,跃升至2023年的220万元。
就这样,马郢这个曾经无山、无水、无景的“三无”村,摇身一变,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并入选2023年全省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名单。
“愿意扎根乡村的,都是人才”
今年年初,马郢村村委会为马郢创客颁发了“新村民证书”,从“创客”到“新村民”,将进一步激发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共建马郢。
“都说实现乡村振兴,最关键的是人才,确实是这样。”王义强说,不论是对于马郢,还是其他乡村而言,如何引导有志青年返乡创业,并留住他们,都是一项重要课题。“就拿咱们合作社来说吧,最初我们招聘了许多有创业意向的年轻人以及专业人士,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适应不了乡村工作的强度和孤独。”
王义强告诉大皖新闻记者,和城市不同,乡村的夜晚非常安静,没有什么休闲娱乐项目,“短时间内,可能许多年轻人会比较享受这种安静,但时间长了很难坚持下来。”面对这一现实情况,合作社转变了发展路径,通过招聘本地村民和返乡大学生,利用“本土”力量壮大合作社,因为王义强觉得,只要愿意扎根乡村的,都是人才。“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没有从事过文旅工作,大家从简单的讲解、接待学起,慢慢摸索,再通过老员工进行‘传帮带’,逐渐成长了起来。”
王义强和他的团队
去年,合作社成立了自己的文化公司,开始常态化、在地化举办各种活动,同时,以内部创业的形式,把所有的业务划分为各个板块,交由感兴趣和擅长的人去做,将同事变成了“合伙人”,极大地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去年我们主办了20多场活动,比如马郢村晚、敬老文化节、长丰县第一届乡村年货节等等。”随着马郢村和马郢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影响力逐渐扩大,王义强发现,许多有意向的创业者和项目开始主动抛出“橄榄枝”。
目前,马郢村已经吸引了40多位返乡和外来“创客”,注册了40多家经营主体,涉及一产和三产两个领域。“一产以返乡村民和农场主为主,包括经济作物的种植,水稻、小麦种植,水产养殖等。”王义强介绍,三产则以外来创业者为主,经营染布、陶艺、掐丝珐琅、油纸伞、竹编等非遗文创类产品。
“想创业,不妨来乡村看一看”
马郢村地处江淮分水岭地区,每年夏季小麦收割后,秸秆都会被打成卷状堆放在田地里,进入许多摄影爱好者的镜头。最近,王义强和团队正在思考如何将当地的大田农业景观打造为旅游景观,为马郢带来+更多的人气。
忙碌之余,王义强回想起合作社成立之初,不禁感叹:“没想到能做到现在的规模。”原来,合作社除了成立文化公司,还拥有自己的酒店管理公司、电商公司等,仅电商公司今年预计销售额就能达到4000万左右。“不过,我们在二产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下一步,我们的村办工厂要列入工作计划。”王义强表示,乡村旅游存在淡、旺季,要想持续实现乡村振兴,需要靠二产的带动,“今年,马郢村有3000亩土地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我们的村办工厂要做本地农产品的深加工,不仅满足当地的需要,也可以满足一些单位食堂、单位团购的需要。”
近年来,马郢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增收,也带动了周边村庄的变化。“‘马郢计划’的底层逻辑是解决乡村‘一老一小’的实际问题,用志愿服务改善城乡间的教育资源不均衡。”对此,王义强联合许多高校、单位,围绕周边乡村的实际情况,策划了一些志愿服务活动。
“在杨庙镇的十井小学,因为教师少,三点半课堂开不起来,爱好书法的校长便无偿给孩子们上书法课。”得知这一情况后,从去年开始,合作社连续两年为学校举办麦田书法展,让孩子们提高参与感,体会到练习书法的意义。在吴山镇的一所乡村小学,合作社与某银行合作,打造音乐教室,让孩子们挑选喜欢的乐器,由擅长该乐器的银行职工进行教学,“通过这种形式,形成一个个音乐节目,办一场乡村小学音乐会,等到明年的马郢村村晚,将邀请他们参与表演。”王义强说,也许从现在看来,我们所做的志愿服务项目并不能带来收益,但从长远来看,可能会延伸出一些商业合作的可能。
今年,是王义强来到马郢的第七年了,“我很珍惜这几年的时间,让我在乡村这片热土上看到了更多更好的风景。”王义强说,与乡村融入地越彻底,发现能做的事情越多,回馈给自己的也越多,“对于许多有创业想法的年轻人来说,并不一定要将目光锁定在城市,其实乡村也一片蓝海,不妨到这里来看一看。”
大皖新闻记者 姚一鸣(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张思平